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

织密织牢新能源车充电网

发表时间:2023-07-10 19:59:38 来源:中国经济网-《经济日报》


(相关资料图)

车好用,电难充。自从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上路以来,“充电焦虑”“里程焦虑”就不时伴随着众多车主。每到冬天电池性能下降,或者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堵车,新能源车主就会“焦虑”。不过,这样的状况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改变。

日前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到2030年,基本建成覆盖广泛、规模适度、结构合理、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。今年以来,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特别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。这些政策措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广大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。随着有关目标的实现,消费者的出行会更加便利、后顾之忧将逐渐被打消,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将更加广阔。

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、消费国和出口国,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、服务范围最广、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。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底,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,而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,车桩比为2.51∶1。截至今年5月底,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已达到635.6万台。除了数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,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还存在布局不够完善、结构不够合理、服务不够均衡、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。

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,就要针对现实中的难点堵点,按照科学布局、适度超前、创新融合、安全便捷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、精准施策,在进一步构建完备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上激发制度活力、创造制度动力、形成制度合力。

各地各有关部门应严格压实主体责任,在优化完善网络布局、加快重点区域建设、提升运营服务水平、加强科技创新引领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等方面推动有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。应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,在县级城市城区推动建设公共直流快充站,在新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也应同步建设充电基础设施,推动车联网、车网互动、源网荷储一体化、光储充换一体站等试点示范。

此外,应促进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,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运营。充电设施建设是一项基础性、长远性的系统工程,投资额度较大,且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。因此,强化资金保障也是重中之重,政府“有形之手”和市场“无形之手”要形成合力,共同织密织牢城市面状、公路线状、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起点产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  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